中国好老师

项目动态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20年工作计划

2020-02-27 分享至: 中国好老师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各基地校: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简称“公益行动”)实施五年来,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基地校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基地校网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振兴我国教师教育的十大行动,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0年,“公益行动”将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教育政策,结合公益项目的特点、一线中小学校发展需要,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进。

一、工作原则和思路

1.坚持公益原则。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公益行动”,为学校免费提供系列育人资源和线上线下培训及经验分享活动。

2.坚持开放合作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师范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等团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3.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在研究问题上聚焦学生成长中表现出的典型问题,如学习习惯问题、行为问题、交往问题、自主管理问题和个性发展问题等,带动所有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研究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4.坚持1+N原则。在全国每个省、每个地市逐步建立完善1-2所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基地校。通过多种方式,带动本地区、跨区域、本省、全国更多学校和教师参与、学习。

5.坚持助力教师育人能力原则。将各类活动与学校日常管理、教学、德育、家校协同、教科研等工作进行充分融合贯通,通过学习—实践—交流—总结—表彰,助力学校整体育人能力提升,同时切实有效减轻教师负担。

6.坚持双向选择原则。学校自愿申请加入“公益行动”,经“公益行动”办公室审核批准后成为基地校或项目校,获得相应支持,承担相关任务。“公益行动”办公室对基地校将定期进行评估和动态调整。

二、工作内容

2020年“公益行动”办公室和各基地学校将一起围绕学校和教师的育人能力建设,聚焦学生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一)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1.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发展性问题

与行为相关的问题:违反和挑战规则、攻击和侵犯别人的行为;退缩、回避等行为;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等。 与学习相关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应对挫折能力不足、厌学情绪等。 与交往相关的问题:师生矛盾和冲突;自我中心、欺负同学;缺少合作意识和能力;亲子矛盾和冲突等。 与自主管理相关的问题:磨蹭、拖延、自我照顾能力不足;计划安排、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缺乏运动习惯;不良卫生习惯;自我调控能力不足,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和游戏等。 与个性发展相关的问题:不自信、胆小、任性、冲动等。 特殊需求学生相关的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多动倾向学生、留守流动、单亲学生等。

2.学生多方面表现出的发展性问题

在行为、学习、交往、自主管理、个性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综合性问题,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为工作核心

1.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所有学科教师都应将育人置于首位,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指导、师生交往中研究学生学习问题、行为问题、自主管理问题以及特殊需求学生支持等问题,帮助孩子发展。

2.班主任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学生评价、家校协同、活动组织、主题教育中研究学生行为问题、交往问题、自主管理问题、个性发展问题、特殊需求学生支持等问题,帮助孩子发展。

3.校领导和德育干部研究如何指导班主任和所有教师提升研究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深入研究有效的家校协同工作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三、基地学校主要工作

1.制定计划。各学校结合本校年度工作重点,参考“公益行动”提炼的学生发展问题,选择研究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制定学校开展2020年“公益行动”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以学校为单位在“公益行动”官网上进行在线提交。计划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30日,提交计划请点击按钮:

2.学习行动。各学校结合实际育人工作需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以有效解决本校真实育人问题。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公益行动”平台提供的,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取的。

3.改进行动。各学校鼓励本校教师为解决真实育人问题,制定育人实践改进方案,边学习边改进,探索解决育人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切实提升育人有效性,减轻教师压力和负担。

4.总结提炼。各学校及时总结和提炼学校和教师在解决真实育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效育人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优秀案例征集出版活动和优秀团队评选活动。

5.交流分享。各学校结合自身育人特色,加强内部的交流分享,或者联合、面向更多学校在本区、本地市、跨区域、本省、全国范围进行不同主题的育人经验分享,在更大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学校和教师的优秀育人经验。

四、支持和保障

1.专家指导和专业支持。“公益行动”办公室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专家资源库,将继续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育人工作支持与服务,包括育人案例写作指导、线上线下指导、推荐学习资源等。 

2.育人资源支持。“公益行动”办公室针对一线教师的实际育人问题,邀请全国的优秀高校专家、教研员、校长和教师,录制系列育人视频课程、音频课程。“公益行动”官网及官方微信会提前发布课程上线通知。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好老师”APP进行系统学习,学满规定课时,能够通过“中国好老师”APP申领课程学时证书。

3.在线社区和问答支持。“公益行动”办公室为基地校校长和教师搭建了在线的全国学习社区,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好老师”APP上的问答广场、教师空间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提问、微博互动、经验交流、心得记录、活动展示和行动研究成果分享。同时,“公益行动”办公室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网络答疑。

4.案例征集和成果出版转化支持。“公益行动”办公室面向全国基地校征集评选优秀育人案例。部分优秀案例经遴选后可结集出版,并收录进《“中国好老师”育人故事》系列丛书,或者转化为音视频故事、情景剧等产品,或者推荐至国内有影响力的报纸、期刊杂志等发表。

5.育人论坛和专业引领。“公益行动”办公室围绕育人活动支持各合作单位承办全国育人论坛、开展高端培训活动、支持各基地校承办区域育人论坛,助力广大教师在育人实践中践行“四有”好老师精神,提升育人能力。

6.宣传表彰支持。“公益行动”办公室组织学校校长和育人骨干教师交流心得体会,并在“中国好老师”网络平台、主流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学校和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社会影响力;继续推动“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评选,带动更多的教育界同行和其他各界人士投身到“公益行动”中,惠及更多的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

2020年2月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9703室

电话:010-58803904

邮箱:teacherofchina@bnu.edu.cn 

附件:“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20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