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

项目动态

聚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育人新方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20全国育人论坛陕西分论坛成功举行

2020-07-31 分享至: 中国好老师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7月26日下午,“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2020全国育人论坛陕西分论坛暨陕西省级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是“公益行动”协同陕西省教育厅、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及西安市纺织城小学共同应对疫情下的教育新变革、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的积极行动。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教科研机构的专家、一线校长和教师,在云端围绕“心理健康”这一主题,从理论指导和育人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师范生代表等近7万人次同时在线参与了此次论坛。

论坛围绕“心理健康”主题开展了2场主题报告和6场经验分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衣新发作为主持专家全程参与,现场组织各位专家和分享嘉宾就心理健康教育话题展开了分享交流。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段海军做了主题为《思维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活动设计》的讲座,在分析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思维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结合案例指导参会老师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研究员王珍,带来了《后疫情时代,“厌学”青少年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的主题讲座,围绕后疫情时代学生表现出来的“厌学”这一突出现象,梳理了厌学问题的类型、成因、对策,并重点介绍了心理资本提升举措,比如,从满足真实性需要提升学生的希望感;通过给予恰当的欣赏满足学生的效能感;转变沟通的视角加速学生的复原力;创设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认同感等,获得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衣新发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段海军作报告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研究员王珍作报告

随后进入经验分享环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高丽、心理教师孟睿和赵静,依次带来了主题为《将关爱融 进细节》《团体沙盘游戏兴趣班的探索与思考》《游戏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的经验分享,分别从学校层面、心理教师角度分享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重点介绍了游戏式教育模式在心理教育课程中的探索和应用。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高丽作分享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心理教师孟睿作分享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心理教师赵静作分享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德育主任宋雪利、心理教师赵媛媛、姜静静,依次带来了主题为《阳光文化主导下的自信品质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实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越积极越幸福 越努力越自信——纺织城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经验分享,三位老师以学校阳光教育文化为背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内容,分别从开展自信教育、班级文化建设、心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分享。

纺织城小学德育主任宋雪利作分享

纺织城小学心理教师赵媛媛作分享

纺织城小学心理教师姜静静作分享

聚焦心理健康教育“真问题”,脚踏实地进行“真探索”,在实践中打开育人新思路。26日下午,在陕西分论坛上分享的内容全部生成于一线校长、教师,密切贴合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让与会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会场气氛热烈,直播间评论区好评如潮。一线老师们的心声既是对本次论坛的高度肯定,又是一线教师耕耘在育人之路上的初心。

2020全国育人论坛陕西分论坛的与会者纷纷表示,愿继续与“公益行动”携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深入,在后疫情时代适应教育新变革、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