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

项目动态

2018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8-06-08 分享至: 中国好老师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6月3日,2018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主任董奇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书记、“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任萍主持会议。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导、“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梁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边玉芳,“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建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张京彬,“公益行动”育人工作室主持人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主任吴正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江苏省通州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笑梅、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校校长蔡稳良、北京市史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万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单体强,以及“公益行动”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董奇介绍了“公益行动”的背景和近期工作情况。他指出,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这是“公益行动”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前进动力。目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已将“公益行动”纳入了2018年度工作计划;北师大也将“公益行动”纳入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支持。2018年,“公益行动”将聚焦四大育人模块,创新育人方法,丰富育人策略,把有效解决教育中的“真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结合学科相关的知识门类进行研究,一起推动学科教研的创新模式。同时围绕四大育人模块,请育人工作室特邀专家调动相关资源,通过案例讲述、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向全国传递广大教师科学有效实用的育人方法和育人工作的新成效。

王建国介绍了2018年工作计划和四大育人模块。“公益行动”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对未来提出了八大工作目标,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共同打造“公益行动”育人系列品牌。办公室近期将通过组织全国育人模块主题论坛、开展育人主题的研究、组织育人案例征集、组织省级育人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公益行动”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共同体结合行动研究和教师育人能力。同时办公室也提供多种支持和保障措施,通过鼓励优秀单位、个人等形式,发挥基地校在学校共同体建设和运行中的组织核心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广泛的交流研讨平台。

梁威解读了四大育人模块的研讨背景和主要内容。四大育人模块是在响应新时代对新教育的新要求下设立的,针对的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一线学校、教师的需求,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办公室提炼出了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调适、提升职业幸福感,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如何帮助和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等四个最为迫切、亟待解决的育人问题。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提供多种专业支持、省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相关支持、省级实施负责人工作、基地学校的工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育人模块研究工作的推进。

“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与育人工作室部分特邀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结合自身一线经验,进行了分享和畅谈,对2018年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议,为四大育人模块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

最后,边玉芳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公益行动”办公室将继续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专家库,将四大育人模块与育人工作室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多层面、多形式的育人工作支持与服务。同时,鼓励各育人工作室特邀专家推荐更多的一线育人专家以多种方式参加“公益行动”的工作,努力发挥他们在全国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带动更多的教育界同行和其他各界人士了解、投身到“公益行动”中,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从而惠及更多的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