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
继往开来,联盟联手在行动——记“中国好老师”项目行动北京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研讨活动
2017年10月12日下午13:00,“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例会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楼第二会议室准时召开,基地校执行人——理工附中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成霞主持了本次会议,4所项目校的执行人:海淀实验中学郑常艳主任、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邹玉环主任、育英中学欧阳雯副校长、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刘凤兰老师及理工附中联络人高丽红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 行动总结
在本次会议伊始,马主任从“探索、定位;思考、发现;组织、践行;一直到总结、启示”四个维度对前一个学期从开学至今理工附中教育集团以及“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的所有工作及成果进行了总结。
“公益行动”的主题定位在理工附中的主题教育“发现教育”探索基础上,行动并落实“发现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工作;会议汇报形式定位为一所基地校、四所项目校共同展开活动;将目标定位在优质均衡、立德树人。接下来,“公益行动”基地联盟校全体成员在不断讨论中统一共识本学期在每个基地、项目校已经开展了校内讲述“我的教育故事”活动,并从时间、人数、要求方面进行了研讨,确立此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参加人员,和演讲时间和质量要求。
在总结和回顾2016-2017学年度各项目校参加“公益行动”优秀征文评比活动中获奖情况的同时,各校执行人研讨了将获奖文章编文成书后在每个学校对教师及学生的发放情况,争取能让老师、学生们写的文章起到更广泛的辐射作用。
组织、践行,使命神圣。大家一起回顾了“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域外学校发展共同体浙江省骨干教师来理工附中挂职学习的情况;并分享了在“公益行动”思想的指导下,理工附中“青蓝工程”之“五个一”课堂展示月活动展开的具体工作的内容;同时,会议还研究了“公益行动”评价标准体系研发过程,各项目校执行人先拟定“公益行动”标准草稿,在下次例会中讨论并形成方案,力争做到均衡学科,均衡校区,均衡级部等,尽量做到校区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学段全覆盖;本次还研讨了针对项目校参与的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应展开的活动,具体行动,各项目校的教师也尽快行动起来,并布置了课题论文的写作任务。
基地校参会人员一起回顾了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召开了理工附中第五届“青蓝工程”之“五个一”总结表彰暨第六届“青蓝工程”启动的活动,对活动的一些细节的落实进行了介绍和展示。
第二部 工作落实
大家围绕“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行动延续的话题展开具体工作的落实。一是继续做好中国好老师故事讲述活动:沿着各校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的足迹,展开联盟校范围内的“中国好老师”之讲述“我的教育故事”活动。二是继续做好中国好老师读书分享活动、理工附中基地校为各项目校购书——《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继续开展“共读一本书,共写读书感悟”活动。同时在成果思考行动中,整个基地联盟校范围内的征文成果,并出版3本带有书号编辑的书。
第三部分 校共同体
“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各位执行人研讨决定联盟校各校之间互通有无,将各校学科的特色亮点活动形成文件后,发送到“理工附中基地校项目校共同体”微信群中,其他各校根据情况组织学科教师前往参加,展开学科联盟教研,形成“中国好老师”之“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学科共同体”。现已建立语文学科共同体,数学探究共同体。
会议最后,任志瑜校长对“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各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各校坚持落实“公益行动”的行动理念,开展更优质的行动。
至此,“公益行动”理工附中基地联盟校例会圆满结束,而“中国好老师”行动却在持续进行中。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于2017年10月21日发布于搜狐网
相关链接
- 2021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工作年会暨育人主题培训 2021-12-15
- 知心育人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2021-11-19
- 【教育部网站】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 积极服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2021-10-11
- 关于领取2021年育人案例获奖证书的通知 2021-09-29
-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21年度优秀育人案例获奖通知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