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

项目动态

携手前行在筑梦路上——“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全国育人论坛·人物专访

2018-07-20 分享至: 中国好老师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2018年6月21日至30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在上海、杭州、成都、哈尔滨成功举办了多场育人论坛。论坛就“读懂学生需求,促进多样发展”、“家校合作,携手育人”、“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幸福感”四个主题展开研讨,给予教师知识,共同收获进步。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益行动”的育人能力,深化基地校对“公益行动”的内涵理解,介绍省份工作进展、政策支持,分享一线育人经验,并了解教师们的具体需求,“公益行动”办公室在论坛期间对专委会领导、省厅和各省联络专家、基地校校长以及育人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地总结了现阶段的工作成果,也为积极地推动“公益行动”建言献策。

 

“公益行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成果显著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相关领导介绍了过去三年多来“公益行动”取得的显著的工作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基地校网络,组建了全国地市区县的学校与教师共同体;二是集聚了一大批教育专家、知名校长、优秀中小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层交流和分享育人智慧;三是建成了包括微信公众号、APP、网站在内的“中国好老师”线上网络平台,连通全国线上基地校系统,共同构成了好老师学习交流的大社区;四是充分发挥教育发达地区和优秀学校的辐射作用,面向国家扶贫开发互助的重点县,集中连片困难校等开展学校帮扶,大大提高贫困校的育人水平。

“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边玉芳和梁威共同提到了“公益行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论坛、APP、培训等多角度支持不仅能与基地校分享育人经验,也在多方宣传下促进着健康教育理念的传播,推动着优秀“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昌海认为,“公益行动”很好地响应了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重视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思想,也契合了今年年初出台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意见,对教师的心理水平健康给予的极大关注是对教师工作的支撑,是对国家重大政策的落实。

 

“公益行动”在各基地校的努力中有序前行

浙江省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蒋莉介绍了浙江省项目组在家校合作中做出的努力:浙江项目组成立以来,发展了106所基地校,通过管理育人、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三大方式,调动了各基地校的积极性,同时辐射和影响着更多学校的育人行为。浙江项目组将以“教”为中心的育人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开展更多创新性活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副局长牛冬梅介绍了山西省2018年“公益行动”的开展情况:首先在全省各级学校宣讲“公益行动”四大模块,让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模块;其次项目组进行针对性辅导,对模块内容进行分解,帮助学校学习理解模块内容;第三则是以太原市为中心,举办多场育人论坛,将仍旧存在疑惑的育人问题落实解决。“公益行动”四川省实施负责人夏英在访谈中则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公益行动”的开展情况。面对地域广阔、学校分散的实际情况,四川“公益行动”实施项目组带领省份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育人理念,线上传播网络微课,线下则组织观摩研讨。湖北省普通干部培训中心李炯老师和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中心小学的黄小勇校长都提到了心境的话题,教育者拥有真诚和服务之心,才能让孩子们生活在充满爱和希望的校园中。

给特殊需求学生提供双导师——班主任和一位不代该生课的教师——是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做出的特色内容之一。该校的党总支书记、校长俞国娣作为基地校代表做出了经验分享:双导师制让学生的倾诉直达内心,配合学生成长档案,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宝贵的印记;每个学期学校会为特殊需求学生开设一对一家长会和班级教导会,让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集中沟通。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介绍了校园孵化园的项目,该校学生在孵化园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由学生主导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师生欢迎,这种信任学生的“放手式”教育方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公益行动”在众人的展望中扬帆远航

一些专家学者对基地校和教师们的育人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洪健博士提到,很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缺乏技巧,往往出发点是好的,表达方式却不妥当。目前社会上虽有很多相关课程,但大都流于表面的理论介绍,无法给予老师们实实在在的可行性的方法指导。基于这一现状,“公益行动”在今年下半年会着手进行相关工具和课程的研发,官方APP中会发布15分钟微课堂和教师观察工具,助力教师提升交流技巧。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徐汇、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第一中学校长王丽宏、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万平老师都拥有多年一线教育经验,他们共同做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总结:“调动学生内驱力”是教师的工作重点,而“相信学生的潜力”则是教师在行动中的核心思想。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用温和的引导发展孩子,给孩子智慧的祝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公益行动”办公室负责人马凤刚、黑龙江省黑河小学校长费聿玲、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党校校区主管校长穆倩、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小学部校长史静适、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笑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冬蕾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分享了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方法:让教师团队拥有良好氛围,让教师情绪有出口,让教师在工作中提升成就感,让教师能获得专业的心理疏导课程,帮助教师的自我意识变积极、变客观,帮助教师提升幸福感受力、抗压耐挫力、交往协调力和专业提升力。育人专家、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常务理事杨彦平呼吁当前学校需要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的重点转移到传播教学理念和传达教育政策上,让家长和学校共担育人责任,更利于学生的幸福成长。北京教育学院林雅芳博士提出,基地校需在教育理念上有清晰认识,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中学生就要将价值观教育引入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要多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孩子;要让教师们需要抓住本地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用最接地气、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谈到需要“公益行动”办公室提供的支持时,上海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徐进建议到:“公益行动”的官方APP平台是专门为教师打造的社区,期望这个社区能吸引更多教师来“居住”,同时基层学校在理论知识的研究上有局限,对前沿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了解不够深入,希望“公益行动”能将知识分享给基层学校,帮助学校在理论知识层面有所学习和提高。河南省南庄村小学是一所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学校,采用教师包班制教学模式,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十分艰巨,不能轻易离开学校。因此,校长刘海普在发言中非常恳切地期望能有专家到校指导教师,或提供教学实例,用在线视频和纸质书籍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及时充电。河北省石家庄附属学校校长赵郡提出希望获得更多的理念、经验分享,并增加线上培训的资源,让教师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升。

此次访谈收获了“公益行动”专委会领导、部分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和各省联络专家、基地校校长以及育人专家的多方总结和期待,大家纷纷表示加入“公益行动”之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教师们对学生的心理和成长脉络更加了解,对自身的认识更加清晰,大家都表示,愿意做“公益行动”忠实的跟随者、践行者和踏踏实实的创新者,更希望“公益行动”能继续引领一线教师,精准帮扶有需求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理念指引和方法分享,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终能辐射和影响到更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