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斯宾塞: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教育者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而不是人为惩罚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这时,教育者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而不是人为惩罚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前者遵循的是基本等值、等同的原则,对一种错误行为作出回应,目的是让孩子在回应的过程中增加这方面的经验。而后者则是由教育者根据孩子的错误行为,人为决定的惩罚回应。
几乎每个有幼儿的家庭都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孩子把一盒玩具拿出来玩耍,厌倦了就丢得满地都是;或者早晨出去玩耍,回来后把采回来的鲜花丢得满屋都是;或者给布娃娃做衣裳,衣裳做完后,留下一桌子的碎布、剪刀和线头。这时该由谁来收拾这些残局呢?自然惩罚的原则是让孩子自己去收拾,并告诉他如果不收拾的话,下一次就得不到玩具或不许再去散步。这显然是一个自然的后果,既没有扩大也没有减小,孩子一般都会低头承认错误。如果我们坚持这样的自然惩罚,孩子很快就会改掉这个毛病。他还会懂得,任何快乐,都需要付出劳动才能得来。
一个男孩把学习用具丢了,自然的惩罚就是让他感到这样不利于他学习,即使弥补,也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扣除一部分再买一个。人为的惩罚是责骂男孩一顿,甚至体罚一次,回过头家长马上又去给他买新的。前者让孩子明白钢笔、刀和书包都是用劳动换来的,让他通过自己付出的代价来懂得珍惜,后者则除了父母愤怒一番,孩子大哭一场之外,什么也没有教给他。
如果一个做哥哥的把妹妹的手弄伤了,自然的惩罚是让他承担妹妹治疗的费用,如果没有钱,那就用扣掉零花钱或卖掉他的几件玩具的办法来弥补。
如果一个孩子第一次拿回了别人的东西却没征得他人同意,自然的惩罚方法是陪孩子一起把东西物归原主,并且和孩子一同接受当事人的惩罚。相反,如果任孩子把东西保留下来,也就等于把他顺手牵羊的坏习惯也保留下来了。
我们都知道,成长中的男孩,由于精力充沛,常常会做出一些暴力的行为来,这时候自然的惩罚方法就是让他自己承担经济和道义上的后果。比如一个孩子打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除了承担外祖母需要的医疗费用外,还必须承受来自家庭成员的严厉批评和指责,并且,他还要用爱的方式从外祖母那里获得原谅。
一个孩子如果辱骂了另一个孩子,则必须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如果同样的情况在班上屡次发生,则必须要求这个孩子在更多的人面前道歉,并讲清楚原因;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以假想和表演的方式让他也受一次辱骂,然后请他谈这时的感受,以启发他的同情心。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声明:"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致力于好文推送,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文章来源。如有标注错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并及时致歉。
相关链接
- 复学后亟待提升三大心理健康素养 2020-05-14
- 心理准备三部曲: 帮孩子从容迎接复学 2020-04-16
-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冲突增多怎么办,听专家来解答 2020-02-20
- 给全国家长!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10条建议来了 2020-02-17
- 京师百校联盟汇聚师大 动情讲述百味育人故事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