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在线育人课程三年来致力于以挖掘一线中小学校、教师的优秀育人策略和经验为切入点,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提升、传播育人方法的平台为着力点,以专家科学指导与一线教师真实育人经验相结合为主攻点,通过征集、遴选等方式,为一线教师量身打造适合的育人课程。
在线育人课程分为专家指导课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经验分享课。目前,“公益行动”APP平台已有育人课程257课时,在线参与学习教师近33万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教育新变革。“公益行动”积极应对,全新思考教育变革带来的育人新问题,努力在秋季课程中聚焦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育人问题,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最有效的育人方法。
课程内容聚焦两个维度:
围绕学生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教师通识性育人能力提升。
专家与一线育人团队共同参与课程打造,从理论应用到实践技巧,从班主任到学科教师,整体内容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
情景剧、集体讨论、专家讲座……,从问题表现,到策略技巧,力争让课程以更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
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校长 杨丽
浙江省金华环城小学校长 王伟文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任俊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晏璟文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孙佳威
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
1. 与行为相关的问题解决:
违反和挑战规则、攻击和侵犯他人;退缩、回避等问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2. 与学习相关的问题解决: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应对挫折能力不足、厌学情绪等。
3. 与交往相关的问题解决:
师生矛盾和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欺负同学;缺少合作意识和能力;亲子矛盾和冲突等。
4. 与个性发展相关的问题解决:
不自信、胆小、任性、冲动等。
5. 特殊需求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
学习困难学生;流动/留守;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道德和法治、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所有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指导、师生交往中研究学生学习问题、行为问题、自主管理问题等,并展示如何将育人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及“育”的效果等。
班主任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班会/主题教育中研究学生行为问题、交往问题、自主管理问题、个性发展问题、特殊需求学生支持等问题,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管理层、少先队辅导员等,通过活动的组织、设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格、开发学生智慧、建立育人文化、促进学生行为问题、交往问题、自我发展类问题的有效解决。
如何通过组织或建立家校之间的沟通机构、机制,设计家校间互动活动、论坛等,实现家校共育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如何有效获得家长资源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等。
学校领导研究学校育人文化品牌建设;如何创建、指导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综合育人活动设计;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提升的管理模式、活动设计等。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 2020 年春季学期在线育人课程
专题 | 题目 | 讲师 | |
专题一:常见学生问题识别 | 《生命教育》学生成长中的必修课 | 田晓蕊+国翠晓 | |
后疫情下的育人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 |
代文杰+宋晓雪 | ||
孩子没有自觉性,我该不该反复敦促Ta呢? | 李妍 | ||
计划总完不成怎么办? | 张翠翠 | ||
AQ,挫折战斗力 | 丁鉴 | ||
好心情,ABC | 周旭珊 | ||
开垦你的“番茄田” (时间管理,避免拖延) |
丁明华 | ||
责任与我共成长 | 王晰 | ||
敬畏自然 尊重生命 | 耿爽爽 | ||
舒缓身心——学会对焦虑情绪降级 | 王琦 | ||
积极心态,宅家有方 | 李虹漫 | ||
居家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 代文杰 | ||
专题二:学科育人 | 通识 | 让课堂更像课堂 | 姚俊松 |
让知识有用,让学习可见 | 姚俊松 | ||
课堂表扬的艺术 | 姚俊松 | ||
数学 | 课程:《操场上的学问》 六年级 实践活动课 | 王薏 | |
课程育人点-点评课 | 孙佳威 | ||
课程:《平均数》 四年级 新授课 | 王瑶 | ||
课程育人点-点评课 | 孙佳威 | ||
讲座:实践第一的观点 | 孙佳威、付春红 | ||
讲座: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
《数学广角简单的搭配》 | 周珊珊 | ||
语文 | 《荷叶圆圆》(两课时) | 李静扬 | |
《小池》 | 揣佳莹 | ||
《语文园地六》(两课时) | 阮达丽 | ||
《要下雨了》(两课时) | 江蕾 | ||
《向名家学写作:怎样写老师》 | 常冬梅 | ||
《古诗词中的意象——月》 | 杨琦 | ||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 刘娟 | ||
《池上》 | 刘爽 | ||
《学会有序的写作》 | 吴明强 | ||
《自主识字课程》 | 曾敏 | ||
综合 | 《刺猬的帽子》 | 王功媛 |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周竑宇 | ||
音乐育人 | 王钰莹 | ||
版画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 刘锦阳 | ||
以“字”立人 | 肖飞 | ||
《颜体教程:基本笔画·横画的写法》 | 欧阳世明 | ||
专题三:班级育人新探索 | 班级育人面对面 ——小组和座位划分引发的纠纷 |
詹秋芳 | |
班级育人面对面 ——如何有效促进学生问题改进 |
向小玲、李秋爽 | ||
班级育人面对面 ——新手班主任带班有妙招 |
孙芬、叶位丽 | ||
科学管理出成效,爱心育人有温度 | 刘芷桦 | ||
《少年军校》 | 张雪芳 | ||
我为班级贡献力量 课程育人点点评 |
吴星 | ||
专题四:活动育人 | 活动性德育课程建设 | 伍芳辉 | |
活动育人问题分析 ——如何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
活动育人的实践探索 ——基于学生学习的活动设计 |
|||
体验式学习与育人活动设计 | |||
活动育人的基本形态与新趋势 | |||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解读 | 韩震 | ||
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 | 吴颖惠 | ||
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翟春城 | ||
学校劳动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 丛山 | ||
全路径推进劳动教育,提升劳动育人效果 | 孙定国 | ||
农场课程为学生幸福的一生奠基 | 高峰 | ||
劳动课程解读 | 李嘉仪+于洪丹+柴净净 | ||
活动育人 细微见智 | 颜元元 | ||
《豆芽的种植》 | 罗悦霖 | ||
用活动放飞思维 | 任静 | ||
探究课《找规律》 | 王泓元 | ||
我的闪光点 ——小升初活动教育分享 |
徐翠色 | ||
《依法行使权利》 | 刘爽、林小娟 | ||
专题五:家校协同育人 | 弘扬家风文化 建设美好家庭 | 洪明 | |
我国家校合作政策梳理 | |||
以校为本的家长课程设计 | |||
教师如何研究家长 | |||
家校常见矛盾及化解 | |||
建温暖家庭 扬家庭能量 | 何春娣 | ||
点评课:建温暖家庭 扬家庭能量 | 王丽华 | ||
基于温暖教育的家书实践 | 陈旭升 | ||
点评课:基于温暖教育的家书实践 | 王丽华 | ||
家校协同课程:情景剧展示 | 王蕾 | ||
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 严晓娜 | ||
专题六:学校育人文化建设 | 通识 | 学校德育的功能 | 班建武 |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之全员育人 | 班建武 | ||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之课程育人 | 班建武 | ||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之管理育人 | 班建武 | ||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之文化育人 | 班建武 | ||
“公能教育”育人 | 学校“公能教育”育人体系解读 | 杨丽 | |
学校“公能课程”之“允公”“允能”课程的 开发与实施 |
王爱民 | ||
小组社会实践活动 | 张雯+温静 | ||
劳动育人系列课程解读 | 李嘉仪+于洪丹+柴净净 | ||
关键能力培养课例 | 郑雯璐+贺双文 | ||
《图解汉字》——美育课中的育人智慧 | 张博伦+李小明 | ||
科学课堂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起点与终点》课例展示 |
任婕+吴高颖 | ||
家校协同课程:情景剧展示 | 王蕾 | ||
“暖+”文化育人 系列课程 |
做“四有”教师 创温暖教育品牌 | 王伟文 | |
点评课:做“四有”教师 创温暖教育品牌 | 任俊 | ||
基于温暖教育的育人思考 | 童银燕 | ||
点评课:基于温暖教育的育人思考 | 王丽华 | ||
总有天使替我守护你 ——启航中队“国王与天使”暖活动展示课 |
程嘉璐 | ||
“幸福中国年 暖娃寻年味”暖活动展示 | 邹莉萍 | ||
有“根”的未来教育 | 做有根的未来教育 育有根的现代公民 | 晏璟 | |
宝贝要上一年级 | 高斐 | ||
基于标准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王艳 | ||
核心素养下的毕业课程 | 张靖 |
扫描二维码,下载“中国好老师”App
点击“学习”
选择“2020秋季专题课程”
看到学时证书,大家要问: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呢?
这里各位老师要注意,“公益行动”每年的6月和12月,都会针对上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发布学时证书申领通知,大家可通过“中国好老师”APP平台和“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获取申报证书信息,记得定期关注我们的通告,进行证书申领哦!
相信很多参与学习的老师,都想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育人的小收获,为此,“公益行动”办公室特别开通了育人策略/感悟征集平台,老师们可以将自己的优秀育人策略或者参与课程的学习感悟,以文本形式写出来分享给我们。我们每年都会对投递文稿进行筛选,邀请优秀分享教师参与课程录制,对优秀学习感悟进行发表等,欢迎大家参与其中。
投稿方式:https://jinshuju.net/f/nOfe1Y
我是学习者,我更是分享者!
携手前行,让更多的一线同行看到我的育人实践,见证我们一线教师育人路上的成长!